生態環保產業作為生態環境治理的有效供給,是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實現的關鍵支撐,是綠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六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生態環保產業已經進入綠色創新開放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環保產業必將迎來發展的大時代。
——《經濟日報》訊
環保企業勇擔使命
展會期間,20余家環保企業參加了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企業媒體發布會。會議共發布近百項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及案例。 生態分區管理對檢測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精準檢測設備企業帶來利好。北京蘭友科技總經理馬放均介紹,公司研制的土壤采樣制樣存儲智能化設備,解決了土壤手工監測誤差大、監測周期長、質量難以控制、難以溯源等行業痛點問題,能為生態分區管理提供精準檢測結果。
當前,我國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水平與綠色低碳發展內在要求仍存在差距。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實現源頭減量、過程減排、末端治理和綜合利用等,都將為環保產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各類環保企業應結合自身優勢,加大創新力度,錯位差異化發展。
生態環保企業應以科技創新帶領產業創新,開創產業發展新局面。“環保產業未來出路應該是一個‘大’字,我們要做‘大環保科技、大環保產業’。將來環保產業要走出去,要走向深處,探索沒有人做的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表示,環保產業和其他產業相比,還在低端運行、低端發展、低端競爭。這就反映了我國環保產業還有待提升。環境科技與環保產業發展要立足生態、走入廣域、發展新質生產力。
“之所以要立足生態,嚴格來講,現在的環保產業是面向污染治理的,不是面向生態的。面向生態、走進生態,環保產業的發展就不僅是環境本身,也會涉及AI、材料、信息、生物等領域,包括其他通用機械等新發展方向。”曲久輝說。
生態環保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有關政策,努力贏得更大發展。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間接稅服務合伙人岳蕾表示,為了支持環保產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財稅政策,旨在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促進產品改造升級,實現低碳發展,并幫助企業適應國際化競爭環境。建議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引導,通過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享受可能的稅收減免。
郭承站表示,環保產業企業應搶抓機遇,順勢而為,持續創新,實施產業鏈補鏈、延鏈、升鏈、建鏈,成為中國經濟綠色崛起的“加速器”。
“特別是要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周期性的契機,推動高級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推動環保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趙英民指出。
CIEPEC2024企業媒體發布會現場
蘭友科技總經理馬放均受邀作《民企踐行新質生產力,研發重大儀器裝備支撐國家環境安全》報告
蘭友科技作為科學儀器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持續創新,堅定“科技創建智能實驗室”的戰略目標,堅持專精特新路線,為生態環境和智慧農業監測提供“新”“智”解決方案,助力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 更多精彩
微信二維碼
網站二維碼